近日
火灾中使用湿毛巾的科学性相关话题
在网上引起热议
火灾逃生用这个办法不科学?!
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
你是不是和安仔一样“三连问”
火灾逃生不应该湿毛巾捂口鼻吗?
这个办法真的是错误的吗?
遭遇火灾需穿过烟雾怎么做才正确呢?
和安仔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
火灾疏散时常见的一个严重误区,就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“穿越浓烟”逃生。
——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
社会消防工作指导处负责人司戈
一般来讲,如果人在火场内闻到这些刺鼻的气味,就会打喷嚏或者咳嗽。这种情况下,人的呼吸频率就会变快,短时间内吸入有毒气体的几率也会更高,便形成了一个死循环。如果此时有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,在烟量不浓的情况下,可以起到镇定头脑和抵挡刺激性气味的作用,也能让人的呼吸频率更加平稳。
——北京通州消防支队消防员祁兴龙
大家千万不要以为
遭遇火灾时拿条湿毛巾你就有“金钟罩”
能够肆无忌惮的穿越浓烟不受侵害
实际上,建筑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
会危及你的生命安全
所以,在高温和浓烟面前
使用湿毛巾效果有限
建筑燃烧后会产生哪些有毒气体?
火灾中,建筑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烟雾。根据燃烧物材质和房屋装修的不同,会产生成分非常复杂、差异很大的有毒气体。因此,在火灾中90%的遇难者都是先被浓烟呛晕,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亡。
No.1
塑料
塑料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,但因种类繁多、质量良莠不齐,很多不合规范的塑料制品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。
毒性及原理: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燃烧会产生一定剂量的剧毒物质——氰化氢、有害物质——甲苯二异氰酸酯等。有些塑料装饰材料燃烧还会产生环氧化物等有毒气体。
No.2
汽油
汽油也是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种物品,其实纯净的汽油是碳氧化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,水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。
毒性及原理:一氧化碳是最有名的毒性物质,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,形成碳氧血红蛋白,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,造成组织窒息。而不纯净的汽油可能会含有氮硫,生产氮氧化物、硫化物等可吸入颗粒物。
No.3
泡沫
泡沫的有机物质种类繁多,这些有机物质包括苯酚、甲酚、苯、甲醇、阿莫尼亚、甲醛、尿素、乙炔。
毒性及原理:大多数泡沫燃烧都伴有浓烟,会使周围能见度变差;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刺激性气体、致命气体,会损伤上呼吸道和黏膜。
No.4
焦炭
焦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,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。一般情况下,焦炭燃烧生成的两种物质都会夹杂。
毒性及原理:焦炭是由煤炭经隔绝空气加热生成的,其中大部分有机物被去除了,剩下了碳及少量的有机物,不会冒黑烟,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量相应减小。但在反应温度高、缺氧的状态下,生成一氧化碳的机率更大,习惯说是易煤气中毒。
No.5
橡胶
不同种类的橡胶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不同,但大体上都有害。
毒性及原理:橡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由橡胶的种类决定,比如硫化橡胶含有二氧化硫,含卤橡胶会有氟光气。此外,生产橡胶时的添加剂可分解放出氰化物等等有害物质。
No.6
干燥剂
通常的干燥剂产生的气体有二氧化碳,如果干燥剂本身就是有毒性的,那产生反应以后也会有毒气体。
毒性及原理:有些氧化剂含有是五氧化磷,它本身是一种酸性干燥剂,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,但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。而含有高氯酸镁的的干燥剂,燃烧时还会引起爆炸。此外,还有硅胶干燥剂丢入水中还会炸裂,所以干燥剂一定要妥善保管,不要靠近火源和水源。
No.7
油墨
油墨是成分复杂的着色剂,着火点低,属于易燃品,所以具有火灾危险性。
毒性及原理:墨燃烧时主要产生:醇、酯、酮等有机溶剂,分解时产生有毒气体。油墨干燥时会挥发VOC ,这种可吸入颗粒将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极大损害;VOC还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,产生臭氧及烟雾,造成大气污染。此外,有些油墨还含有铅、铬、铜、汞等重金属元素,具有一定毒性。
所以,一旦家中发生火灾
方便便捷的湿毛巾
是火灾初期的首选
随着建筑物燃烧火势变大
湿毛巾难以阻挡复杂多样的有毒气体
应正确进行防烟操作
佩戴防烟“神器”——防烟面具